延寿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前身),1970年更名为延寿县人民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县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和医共体核心医院。
-、基础设施
医院占地面积33,118平方米,房屋建筑总面积24,931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23,421.99平方米。拥有12层现代化门诊、住院大楼、胸痛中心(第二住院部)、综合办公楼和传染病区楼各1座。全院共设科室44个,临床与医技专业50个。开放病床500张,开放百级、千级和万级手术间6个,全部为层流手术室,达到了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等洁净度极高的手术标准。年门诊量达12万余人次,住院1.4万余人次,手术2000余例。
二、医疗设备
医院拥有大型医疗设备美国GE1.5T磁共振、美国GE16排CT、联影80排160层螺旋高端CT、日本富士CR、500MAX光机、x线血管影像机、数字胃肠机、四维彩超、日本富士4450电子胃、肠镜、德国狼牌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宫腔镜、动态心电、18导心电工作站、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病理图文分析麻醉机、脑血流仪、经颅彩色多普勒、日本东芝和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全自动发光放免仪、透析机、骨密度测定仪、过敏源检测仪、血凝仪,第三代心电监测仪及血压监测仪、妇科联检仪等先进医疗设备400多台套。
三、专业队伍
医院秉承“仁爱、诚信、敬业、创新”的院训,以“为患者、为社会”为宗旨,将患者满意度作为立院之本,大力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彰显社会责任。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医师下乡、医疗惠民、白内障复明工程等爱心工程和各项公益文化医疗服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辉县市第四人民医院将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继续努力改造医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辉县市90余万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四、技术水平
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更新。在完成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项目外, 与哈医大一院合作,开展H型高血压防控项目、糖尿病防控项目,建立了脑卒中中心,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和脑血恮。与三甲医院合作,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项目,为贫困患者减免部分手术费用,使1500佘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新建胸痛中心项目工程六千多平方米,增加病床190张,增加科室3个。充分发挥心血管疾病专业特色和领先技术, 开展了心血管造影、急性心肌梗塞支架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 填补了县域空白。在急性心血管疾病领域开创了胸痛中心、120急救中心、急诊科、心脏导管室等多学科协同救治新模式,将院前急救与院内诊疗无缝对接,使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救治,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在全县率先开展了无痛胃镜肠镜检查和介入治疗、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技术。常年开展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等微创手术;开展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肿瘤等手术;开展复杂性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彩超开展产前胎儿筛查畸型,阴式彩超、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筛查项目,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少见的肿瘤的诊断,如腹膜后恶性肿瘤、腹膜间皮瘤等有新的突破;检验项目达到300佘项,开展了核酸检测;影像科开展三维成像、特殊部位扫描、影像增强扫描、对腹腔脏器和心血管进行造影检查、对肺癌的诊断建立虚拟支气管内窥镜检查等。
五、急救能力
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做到车辆、人员、设备、技术、制度五配套。接警后出车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保证24小时随时出诊和服务的及时、顺捷、安全、高效,提高了应对突发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对接,建立了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发挥了急诊急救在医疗服务疫情防控中的特殊作用。
六、专科建设
实施推名医建名科强名院战略,充分发挥省级专科联盟的作用和临床重点专科在全县的技术带动示范作用,开展特色医疗,推动全院乃至全县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内科、儿科、妇产科、腔镜科、检验科、彩超、CT等科室在全县的技术领先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七、医联协作
大力开展医联体和技术协作项目,与哈医大一院、二院、附属肿瘤医院、省医院、哈市第一医院、哈市传染病院等八所三甲医院结成医联体和建立协作关系,有10个专业被吸收为省市级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培训、知名专家来会诊、手术、讲学等,使患者足不出县就能得到三甲医院专家高水平的诊疗。被省卫计委确定为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八、医疗服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现了庭院“花园化”、病房“宾馆化”、车辆管理“秩序化” 的目标,医院的服务环境进入省内一流行列。为了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増强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优化服务机制,打造医疗服务新格局,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实现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了《优化医疗卫生环境做到“看病不求人”活动》,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 改革,努力做到“看病不求人”,让患者挂号少排队、候诊少等待、检查少跑腿、取药少麻烦、诊疗更暖心、服务更贴心、付费更放心、住院更省心。实施互联网+医疗,实行网上咨询、网上诊疗、检验结果互通、开发手术室麻醉和体检软件系统,提高效率,优化流程,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看病就医时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增加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努力做到安全零差错、关爱零距离、服务零投诉。
九、医院管理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经管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推行现代化、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方式,使医院稳定的可持续性地向前发展。制定了医院章程,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推行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网络化、数字化管理,逐步实现智慧医院目标。
十、医院文化
确立了医院院训、医院精神、医院理念、医院愿景, 创作了院歌, 创办了《医院月报》,建立了网络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和参加了社会大型公益活动,活跃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文化品味,凝炼了医院精神。
十一、医德医风
医院把行风建设作为常年化、常态化、常效化的全年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教育活动,不断完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提高了全员整体素质, 营造了风淸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就医环境。先后开展了党史教育活动,党员干部“五整治” 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二级医院自查活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化作风警示教育活动、“优化服务作风、提升服务质量”攻坚活动、创建无“红包”、无“回扣”科室活动、打击骗保专项行动等活动, 提升了全院职工的政治素质、文明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努力创建医疗执业守法、医疗服务优良、医疗质量安全、医疗收费合理、医疗行为规范、医患关系和谐、社会形象良好的人民满意医院。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95%以上,社会行风评议满意度95%以上。医院被省卫生厅、省委省政府纠风办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创建群众满意医院” 先进集体;被黑龙江日报群众满意调查评价活动委员会评选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意单位”、 “黑龙江省群众满意的金牌口碑单位”、“黒龙江省服务公众百强单位”、“黒龙江省金牌服务单位” 荣誉称号。
十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经济困难,负债经营。一是实行药品零差价后,业务收益减少了10%以上。二是异址新建医院时负债6,000,余万元。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趋向老化。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年令结构不合理,趋向老化,特別在医生组尤为突出,30岁以下不到5%,31—40岁占20.97%,41—50岁占34、68%;而51岁以上占39.52.%。应加快培养和引进年轻专业技术人才。
十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业务建设,技术能力要有新进展
一是持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每个科室最低都要引进或开展一项新技术。
二是大力开展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心内支架术及无痛胃镜肠镜和无痛人流项目。
三是继续加强脑卒中中心建设,推进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病防控项目,开展胰岛素泵治疗。持续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项目。
四是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不拘一格选拔、培养、引进、聘用人才,补充临床人员不足,形成过硬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队伍。
五是大力开展医联协作,借助三甲医院的技术优势,通过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培训、专家讲学、手术带教等,推进我院技术能力的提升。
六是实施推名医建名科强名院战略,充分发挥省级专科联盟的作用,着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
七是加强急诊和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 提高应对突发医疗事件能力,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对接,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发挥急诊急救在医疗服务和疫情防控中的特殊作用。
八是全方位做好应对第二波乃至今后长期的应对准备,从思想、组织、人员、药品和物资储备等方面落实到位。
2、创新经管机制,管理能力要有新突破
一是实施现代化、精准化管理,完善医院章程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
二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实施指标科学、德才技勤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
三是加大业务监管力度,加强医护技质量管理,降低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发生。
四是加强药品管理,实行集中带量釆购, 医用耗材实行网上阳光采购。完善集中用药调配中心,实行静脉用药统一配制,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综合会诊制度,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数字化管理,推进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服务,加快实施智慧医院管理项目。
六是加强医保管理,强化医保政策培训,规范各类诊疗行为,杜绝欺诈骗保行为发生,开展医保智能监控,实施DRG付费。
七、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消防、医疗、护理、设备、药品、信息等安全。
八是加强经济管理,开源节流,拓宽服务功能,达到经济收益稳步增长,确保职工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過到位。完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防范资金风险。开展临床入经及单病种控费。
3、加强行风建设,服务能力要有新提升
一是讲政治、定责任,完善监督机制。实行“一岗双责”、
一问四责, 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和行风建设责任状,向社会发布作风建设承诺书,将行风投诉纳入医院考核目标,发挥社会行风监督员作用,增强社会监督透明度,形成全面覆盖的监督机制。
二是立规矩、建制度,健立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法规制度体系和反腐纠风长效机制。
三是转作风、推举措,形成教肓常态。继续开展“创建群众滿意医院”、“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看病不求人” 等活动,以开展常态化学习教育活动为载体,推进全员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要推行微笑服务、细节服务、感动服务、“四零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努力做到安全零差错、关爱零距离、服务零投诉,优化服务作风,和谐医患关系。要继续推出三到五项便民利民新举措,提高效率,优化流程,方便群众。
4、切实加强领导 专项工作要有新亮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进-步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形成担当作为、开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
三是继续开展创建群众滿意医院、平安医院、无烟医院活动。
四是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各项随机工作。